《柳叶刀全球卫生》日前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孟庆跃、王燕课题组的研究论文 ——《中国西部地区在妇幼卫生方面取得的进展与面临的挑战》。该研究认为,政府在促进住院分娩方面不断的政策支持,如增强产科人力、有效的危重孕产妇转运机制、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是中国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因素。这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国降低孕产妇死亡方面较为全面的研究。
王燕教授介绍,中国在妇幼健康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婴儿死亡率从1949年的200‰降低到2015年的8.1‰,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10万降低到2015年的20.1/10万。在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评估中,75个参评国中只有25个国家实现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的目标,中国位列其中。同时仅有中国和少数几个国家实现了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四分之三的目标。
课题组纳入分析的数据包括1997-2014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1997-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2014年中国卫生费用核算报告等数据系统,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西部42个县的调查数据。课题研究根据WHO卫生系统评估框架,在多个方面分析了1997-2014年期间中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面取得成功的证据和原因,同时在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之间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势并进行了公平性分析。
研究发现,1997-2014年期间孕产妇死亡率以平均每年8.9%的速度下降,西部地区农村住院分娩率从1997年的42%提高到2014年的98%,住院分娩率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快速下降的原因之一。政府在促进住院分娩方面不断的政策支持,如增强产科人力、有效的危重孕产妇转运机制、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因素。
专家认为,该研究对于总结中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方面的经验,指导今后在该领域的卫生决策,进一步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具有实用价值。另外,研究得出的中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方面的成功模式,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参考价值。
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燕秋和周虹,通讯作者为王燕教授和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病学院Carine Ronsmans教授。
王燕教授介绍,中国在妇幼健康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婴儿死亡率从1949年的200‰降低到2015年的8.1‰,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10万降低到2015年的20.1/10万。在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评估中,75个参评国中只有25个国家实现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的目标,中国位列其中。同时仅有中国和少数几个国家实现了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四分之三的目标。
课题组纳入分析的数据包括1997-2014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1997-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2014年中国卫生费用核算报告等数据系统,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西部42个县的调查数据。课题研究根据WHO卫生系统评估框架,在多个方面分析了1997-2014年期间中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面取得成功的证据和原因,同时在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之间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势并进行了公平性分析。
研究发现,1997-2014年期间孕产妇死亡率以平均每年8.9%的速度下降,西部地区农村住院分娩率从1997年的42%提高到2014年的98%,住院分娩率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快速下降的原因之一。政府在促进住院分娩方面不断的政策支持,如增强产科人力、有效的危重孕产妇转运机制、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因素。
专家认为,该研究对于总结中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方面的经验,指导今后在该领域的卫生决策,进一步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具有实用价值。另外,研究得出的中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方面的成功模式,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参考价值。
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燕秋和周虹,通讯作者为王燕教授和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病学院Carine Ronsmans教授。